2015年11月13日來源:品途網
互聯網不僅成為用來提高效率的工具,也成為了構建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一個基礎設施。
那“互聯網+”到底是個什么樣子?一起看看
傳統行業以裂變的方式接受著互聯網的沖擊和挑戰,各行各業想盡辦法在用“互聯網+”,適應時代的發展,謀求在互聯網時代里的轉型升級。傳統行業+互聯網,并不是簡單的在空間上做物理的疊加,而應該是和“互聯網”發生有實質性的化學反應的“+”。下面以傳統行業中的“制造業”為例。
制造業傳統的經營方式中“原材料采購、研發、產品生產、銷售”,其中只有“銷售”環節是面向消費者的。將互聯網思維移植入制造業,那么傳統業的不會像昔日的“閉門造車”了,也會告別只要通過投放廣告和大規模生產就能盈利的時代。
在產品的研發階段,通過大數據充分了解客戶(或消費者)需求,并讓客戶參與到產品的制作中去,通過與客戶協商,生產設計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。在產品的推廣上,借助互聯網這一工具,實現產品的展示、宣傳。在產品的銷售階段,借助電商平臺,拓寬銷售渠道(一些地域性強的企業、商家,通過020模式,讓消費者實現線上購買和線下體驗)。在產品的售后服務方面,通過“互聯網+”、大數據,進而了解產品的缺陷,在產品的改進中對癥下藥,克服產品缺陷,提高客戶(消費者)的滿意度。
通過互聯網+,企業可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。(當然,互聯網+制造業的復合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)
通過互聯網+,消費者(客戶)用合適的支出,可享受到個性化的私人定制,并成為自己產品的設計師,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?
每個時代都有象征性的引領潮流?!按蟊妱摌I,萬眾創新”的口號不斷被吹響的互聯網時代里,創業似乎成為了一件炙手可熱的事情。
多少人想借助互聯網這股時代的東風,成為下一個“馬云”,成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?但是創業者要具備怎樣的條件,才有人來為你的激情、你的夢想買單呢?創業者怎樣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提升企業的傳播價值呢?
在產業鏈整合的過程中,產品質量成為創業者最核心的競爭力。產品的質量是創業的根本,也關乎到企業的競爭力。因此,創業者最關鍵的是要做好產品,提高產品的質量。(創業者的產品應是通過深層次挖掘用戶需求,挖掘人自身需求欲望,再進行產品的生產制作)。至于產品的市場空間,是要符合創業者商業模式的市場才是有價值的市場空間,因此在這一點上,做得專注會比廣而范來得更好些。而靠譜、強大的團隊也是創業者必不可少的支撐。最后的一點是提升企業的附加值,企業的附加值,見仁見智,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可適當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撐(或與產品相匹配的一系列售后服務)。
人制造工具,工具也在塑造人。從機器代替手工勞動,到電力被廣泛運用,到科技的迅猛發展再到當下的“互聯網+”。人在創造時代的同時也在享受時代發展以及帶來的便利。
網購、社交、看新聞、外出訂車、電子閱讀等等,我也享受著互聯網帶給我的便利,但互聯網的“信息大轟炸”有時也帶給人疲憊。
以“電子閱讀”為例。最近在豆瓣上看到一個有關“電子閱讀”的帖子,挺有意思。有種聲音認為“電子閱讀”降低購買成本,并且方便攜帶,特別是對“買書如山倒,搬家如抽絲”一族,“電子閱讀”是一種很好的選擇;而有種聲音則認為,“電子閱讀”帶來的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信息的半衰期弊端明顯存在。新鮮的事物能帶來興奮感,但當短暫的興奮過去后,發現能記得住的東西少之又少。
其實,依賴長閱讀、傳統閱讀是好的,但對大多數人來說,碎片化就在身邊,與其抵抗,不如把無可躲避的碎片化閱讀做到最好(依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)。
未來的生活充滿無限可能,會更加“智能”化?;ヂ摼W會更深刻地滲透到我們生活、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。在對待“互聯網+”上,無論是“互聯網+工作”也好,或上面說的“互聯網+閱讀”這樣一種方式,我們保持好奇、享受便利的同時,純粹、永恒、創造力也不要丟失!